-
192017.07電子稱重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
電子衡器一般是指裝有電子裝置的衡器。因其種類繁多,且涉及到貿易結算和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所以為世界各國政府普遍關注和重視,并被確定為國家強制管理的法制計量器具。電子衡器是自動化稱重控制和貿易計量的重要手段,對加強企業管理、嚴格生產、貿易結算、交通運輸、港口計量和科學研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電子衡器具有反應速度快,測量范圍廣、應用面廣、結構簡單、使用操作方便、信號遠傳、便于計算機控制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煤炭、石油、化工、電力、輕工、冶金、礦山、交通運輸、港口、建筑、機械制造和國防等各個領域。
一、現狀
50年代中期電子技術的滲入推動了衡器制造業的發展。60年代初期出現機電結合式電子衡器以來,經過40多年的不斷改進與完善,我國電子衡器從最初的機電結合型發展到現在的全電子型和數字智能型。我國電子衡器的技術裝備和檢測試驗手段基本達到國際90年代中期的水平。電子衡器制造技術及應用得到了新發展。電子稱重技術從靜態稱重向動態稱重發展:計量方法從模擬測量向數字測量發展;測量特點從單參數測量向多參數測量發展,特別是對快速稱重和動態稱重的研究與應用。但就總體而言,我國電子衡器產品的數量和質量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其主要差距是技術與工藝不夠先進、工藝裝備與測試儀表老化、開發能力不足、產品的品種規格較少、功能不全、穩定性和可靠性較差等。
二、發展趨勢
通過分析近年來電子衡器產品的發展情況及國內外市場的需求,電子衡器總的發展趨勢是小型化、模塊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術性能趨向是速率高、準確度高、穩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趨向是稱重計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應用性能趨向于綜合性和組合性。
1.小型化
體積小、高度低、重量輕,即小、薄、輕。近幾年
新研制的電子平臺秤結構充分體現了小薄輕的發展方向。對于低容量的電子平臺秤和電子輪軸秤,可采用將薄型或超薄型的圓形稱重傳感器,直接嵌入鋼板或鋁板底面與稱重傳感器外徑相同的盲孔內,形成低外形的秤體結構,稱重傳感器的數量和位置由秤的額定載荷和力學要求計算決定。鋼板或鋁板就是秤體的臺面,稱重傳感器既是傳感元件,又是承力支點,極大地減化了秤體結構,減少了活動連接環節,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穩定性和可靠性。對中等或較大容量的電子平臺秤、電子地上衡,已經出現了采用方形或長方形閉合截面的薄壁型鋼,并聯排隊列焊接成一個整體的竹排式結構的秤體,4個稱重傳感器分別安裝在最外邊兩根薄壁型鋼兩端的切口內,安裝在稱重傳感器承力點上的固定支承就是秤體的承力支點,既減化了承力傳力機構,又節省了秤體高度,這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秤體結構。對于大型電子秤,可利用有限單元法進行等強度和剛度計算,采用抗彎剛度大的型材和輕型波紋夾心鋼板等。
2.模塊化
對于大型或超大型的承載器結構,如大型靜動態電子汽車衡等,已開始采用幾種長度的標準結構的模塊,經過分體組合,而產生新的品種和規格。以(5、6、7)m長的同寬度3種標準模塊為例,由單塊、二塊、三塊到四塊分體組合,可以組合成長度為(5~28)m的22種規格的分體式秤體結構。當然在實際應用中,根據各行業用戶的需要,選擇其中10余種常用的標準規格即可。這種模塊化的分體式秤體結構,不僅提高了產品的通用性、互換性和可靠性,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還降低了成本,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3.集成化
對于某些品種和結構的電子衡器,例如小型電子平臺秤電子吊秤、專用秤、便攜式靜動態電子輪軸秤、靜動態電子軌道衡等,都可以實現秤體與稱重傳感器,鋼軌與稱重傳感器,軌道衡秤體與鐵路線路一體化。
如秤體與稱重傳感器一體化的便攜式靜
動態電子輪軸秤,多用硬鋁合金厚板制成。其結構原理是經過固溶熱處理強化的鋁合金板,或通過在4個角上鉆孔和銑槽分別形成4個懸臂梁型稱重傳感器;或在鋁合金板的底面銑出多個對稱的盲孔和盲槽形成整體剪切梁型稱重傳感器。這就使得秤體與稱重傳感器合二為一,即鋁合金板既是秤體臺面又是一個大板式稱重傳感器。以后者結構的10t便攜式動態電子輪軸秤為例,其尺寸為720mm×550mm×32mm,重量約為23kg。
-
032017.08電子皮帶秤環境與系統的影響
出廠所有的皮帶稱系統,不論它們是何種用途均具有高精確度和可靠性。雖然,這些系統的應用和安裝可獲得整個系統確定的工作性能和精度,但若能按下列準則可使皮帶秤系統的最高性能得以發揮。并不拘泥于在每臺安裝的皮帶秤上都要遵守全部條件,但是越是強調它的工作性能,這些條件就越重要,關鍵在于對皮帶秤系統的正確使用和安裝。
一、環境及系統的影響
1、風和氣候的影響
由于稱重誤差大小取決于風速,雨雪及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皮帶秤應安裝在免受風和外界環境影響的地方,按要求應安裝在室內,入必須安裝在室外,一定要裝有防護風雨的設施。
2、輸送機支架
在稱重系統的設計中,下列的撓曲量應考慮進去,它們是載荷傳感器的撓曲,稱架和稱重橋系統的撓曲,以及輸送機支承結構的撓曲,極重要的是這些撓曲不宜過大,在秤的制造中,對載荷傳感器,稱架及秤重橋系統的撓曲量作了控制,只有輸送機支承結構的撓曲是個可變量,因此,支撐著秤及秤前后各四組托輥的輸送機縱梁應有足夠的剛度和滿足要求的支撐。如需要,應增加支撐.以使+4到-4托輥間的相對撓曲不超過0.4mm,在裝設秤的部位,輸送機不應有伸縮、接頭或縱梁的拼接。
-
302013.12電子皮帶秤原理
ICS型系列電子皮帶秤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皮帶秤。由稱重橋架、稱重傳感器、速度傳感器和稱重顯示器組成。稱重時,稱重橋架將皮帶上物料的重力傳遞到稱重傳感器上,稱重傳感器即輸出正比于物料重力的電壓(mV)信號,經放大器放大后送模/數轉換器變成數字量A,送到運算器;物料速度輸入速度傳感器后,速度傳感器即輸出脈沖數B,也送到運算器;運算器對A、B進行運算后,即得到這一測量周期的物料量。對每一測量周期進行累計,即可得到皮帶上連續通過的物料總量。
皮帶秤簡介
電子皮帶秤承重裝置的秤架結構主要有雙杠桿多托輥式、單托輥式、懸臂式和懸浮式 4種。雙杠桿多托輥式和懸浮式秤架的電子皮帶秤計量段較長,一般為2~8組托輥,計量準確度高,適用于流量較大、計量準確度要求高的地方。單托輥式和懸臂式秤架的電子皮帶秤的皮帶速度可由制造廠確定,適用于流量較小的地方或控制流量配料用的地方。
稱重顯示器主要有數字顯示和漢字顯示兩種,漢字顯示為數字顯示的升級產品。
稱重顯示器有累計和瞬時流量顯示,具有自動調零、自檢故障、數字標定、流量控制、打印等功能。
漢字顯示除此之外還能顯示速度。漢字顯示在操作時有功能顯示,能更好的幫助使用人員操作。
電子皮帶秤,由秤架,測速傳感器,高精度測重傳感器,電子皮帶秤控制顯示儀表等組成,能對固體物料進行連續動態計量
電子皮帶秤稱重橋架安裝于輸送機架上,當物料經過時,計量托輥檢測到皮帶機上的物料重量通過杠桿作用于稱重傳感器,產生一個正比于皮帶載荷的電壓信號。速度傳感器直接連在大直徑測速滾筒上,提供一系列脈沖,每個脈沖表示一個皮帶運動單元,脈沖的頻率正比于皮帶速度。稱重儀表從稱重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接收信號,通過積分運算得出一個瞬時流量值和累積重量值,并分別顯示出來。
皮帶秤準確度等級的表示方法
按現行國際建議(OIML R50:1996)、國家計量檢定規程(JJG195-2002)、國家標準(GB/T 7721-2007)規定,電子皮帶秤設0.5 級、1級、2級三個準確度等級,即要求在使用中檢驗時其自動稱量物料時的動態累計誤差分別不大于0.5%、1%、2% ;而在初次檢定和后續檢定時的允許誤差為前述指標的一半,即分別不大于0.25%、0.5%、1%。也就是說,稱呼一臺秤的準確度時,應同長期允許誤差相當。
皮帶秤稱量長度的意義
稱量長度(L)的物理含義是:物料通過皮帶秤時,對稱量產生等效影響的那一段長度。相當于物料在該段長度的區域時,其重量全部傳遞給了稱重傳感器(及支點);而當物料在該段長度的區域之外時,稱重傳感器(及支點)未受物料的重力作用。
對于輸送機式承載器皮帶秤,在其正程皮帶上的物料之全部重量都通過傳力機構傳遞給了稱重傳感器(及支點),因此稱量長度就等于其頭尾輪中心距。
對于稱量臺式承載器皮帶秤,物料從進入后秤端托輥直到離開前秤端托輥的過程中,稱重傳感器都會受到物料重量的作用;甚至在兩秤端托輥之前后各3~5個托輥間距內的皮帶跳動和張力變化都會對傳感器產生影響,因此這一區段被叫做稱重域。但物料并非在稱重域內任何位置把其重量完全傳遞給了傳感器,當物料還沒到達第一個稱重托輥之前或已駛離最末一個稱重托輥之后,物料重量是由稱重托輥與秤端托輥共同承受的,而秤端托輥受到的力并不傳遞給傳感器(及支點)。稱量長度與稱重域不是同一個概念,而是指物料在皮帶秤的該段長度內把重量全部傳遞給了傳感器,因此也被叫做等效稱量段。OIML R50對于稱量臺式承載器皮帶秤的稱量長度的描述是:“對于多托輥皮帶秤,是稱量臺兩端稱重托輥的距離L0加上該托輥與相鄰秤端托輥的距離La 和Lb的各一半;對于單托輥皮帶秤,其稱量長度為前后兩秤端托輥距離L1的一半。”
事實上不難推導出更為簡明的統一表達式:“前、后兩秤端托輥的距離與最前、最后兩稱重托輥的距離(對于單托輥皮帶秤L0= 0)之和的一半,即 1/2 (L1+L0)。”
皮帶秤的維護和檢測
因為皮帶秤是動態稱重,現場工作狀態經常變化,實際上是皮帶在不斷變化。盡管皮帶輸送機都裝有恒定皮帶張力的自動調節裝置,但這種自動調節裝置只能減少皮帶張力變化而不能使之不變。所以電子皮帶秤必須定期檢驗才能維持稱量準確度。皮帶秤動態稱量時有兩個重要指標,一是動態零點(使用零點),二是稱量量程,有的叫跨度,也有的叫間隔。影響電子皮帶秤稱量主要因素還是動態零點的變化,國家檢定規程中的3min短期零點穩定性,和3h長期零點穩定性的檢定時間,是不適合使用中維護考核標準,結合生產過程中實際情況,為了便于日常維護動態零點應以8h、24h或7天為考核周期。國產化稱重儀表具有動態自動置零和零點跟蹤功能。
秤架上積塵,傳遞部分不靈活也能造成零點變化。所以,必須加強現場維護。電力系統規定電子皮帶秤實物檢驗周期,各地區不統一。既要維持電子皮帶秤稱重準確度,又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調整周期為30~40天較好。如果是采用模擬載荷檢驗裝置(滾動鏈碼、循環鏈碼等)檢驗,必須經實物檢驗修正后進行檢驗,修正后的使用周期為3~6個月,沒有通過修正的檢驗裝置不能作為標準器具。
-
152013.01電子秤RS232接口的傳輸
在電子稱重系統中,對稱重顯示儀表的要求是很嚴格的,首先是穩定性和顯示精確度/顯示速度要好,其次是電子秤儀表的人性化操作和輸出接口的功能和適應性要強。最典型的就是RS232異步串行輸出功能,它的技術成熟,可以連接電腦,大屏幕顯示器,支持RS232串口的打印機,而且大部分的電子產品都支持 RS232界面卡。所以大部分的電子衡器產品都增加了RS232接口。
大部分廠家電子秤的RS232接口輸出形式都是相似的,比如:
Stream連續輸出信號——連接計算機稱重軟件記錄數據,連接大屏幕重量數據顯示器。
Auto重量數據穩定后再輸出——連接打印機,使之自動打印重量數據。
Kpc電子秤命令輸出——連接計算機或打印機,人工控制重量數據的傳輸。
Cmd計算機命令輸出——連接上位機、PLC等系統,實現稱重管理自動化控制。
電子秤的性價比越高,它的各種功能就越多。比如:電子天平,它基本支持所有功能;而電子臺秤就支持電子秤命令輸出,普通計重案秤基本不支持RS232功能,高精度計數案秤基本支持電子秤命令輸出,電子平臺秤儀表基本都支持RS232接口輸出。